AI動捕新時代:新北高工走進成境科技的智慧之旅
- 靜宇國際 有限公司

- 8小时前
- 讀畢需時 14 分鐘
2025 年 10 月 21 日,靜宇國際有限公司帶領 新北高工資料處理科 師生走進 成境科技有限公司,展開一場結合「AI × 動作捕捉 × 虛擬角色」的沉浸式企業參訪。這不僅是一趟科技體驗之旅,更像是一場穿越未來的教育預演。
想像一下:當虛擬人物不再只出現在螢幕中,而是能與你對話、協作、甚至教學;當智能代理能根據學生的學習節奏自動調整教材;當「舞台表演」、「醫療復健」、「產品展示」都能由虛擬分身完成——這樣的世界離我們並不遠。AI 技術正悄悄改變我們對「學習」與「創作」的定義。未來的學生,不只是會寫程式、做資料分析或設計網頁,而是要懂得如何與 AI 共創、與虛擬互動、與科技共演。對商科與資訊科教育而言,這不僅是一項挑戰,更是一場時代的邀請——邀請老師與學生一起走上 AI 與虛擬實作的最前線,將「知識」轉化為「創造力」,讓「學習」成為開啟未來職涯的起點。
以科技為筆,勾勒虛擬未來
要介紹今天的活動之前,我們需要先了解成境科技是什麼樣的公司,以及他的技術方面到底有多厲害。
成境科技有限公司,立足於台灣科技創新浪潮之中,是一間專注於 AI +動作捕捉+虛擬角色生成的科技公司。其核心專長在於「無穿戴感測裝置亦可捕捉人體動作」的技術:傳統動作捕捉往往需要穿戴感測器或反光球、穿特製衣服,而成境科技透過感測器最少、鏡頭佈建較簡單、運算以 AI 深度學習為基礎,便可即時捕捉人體動作、手勢、表情,並轉化為虛擬角色的動畫。

在營業模式方面,成境科技除了技術開發之外,還與遊戲、醫療、教育、元宇宙等多重領域合作。他們提供平台軟體與 SDK/ API,讓客戶(遊戲公司、醫療機構、學校、創作團隊)可利用其動作捕捉與角色生成的能力,進行「虛擬人物打造」、「多人動作同步偵測」、「虛擬場景即時演出」。簡言之,成境科技是 「技術開發者」+「應用平台提供者」+「整合服務推動者」。從 學生群體、創作者、企業乃至醫療機構都可能成為他們的合作客戶。

現場直擊:體驗科技的臨場震撼
在成境科技的展示空間中,講師 RH 以 NeoCore 軟體為主題,詳細介紹其多元功能與應用。NeoCore 具備「多人偵測」、「手勢辨識」、「臉部表情追蹤」及「聲音辨識」等能力,能在行動裝置上即時運作,實現高互動性的體感與虛擬整合體驗。
RH 展示了多款以 RedPill 動作模型 為核心所開發的行動應用案例,包括:
TEEMA Sports App:結合動作捕捉的體育訓練遊戲;
HK Nursing Home App:應用於長照復健與健康監測的互動應用;
HTC Viverse App:以虛擬角色帶領用戶體驗沉浸式運動;
iFull365 Daily Fitness App:每日健身互動系統,透過 3D 動作捕捉實現即時教學與矯正。
接著,RH 介紹了 Agentic AI 智能代理 的核心概念。他強調,這並非單純的「聰明搜尋系統」,而是一套能「主動感知、理解並行動」的 智慧代理架構。Agentic AI 具備三大特性:
目標導向:可依據使用者需求自動推理並提供最佳解決方案;
自我調整:能根據情境變化持續學習與優化行為;
MCP 雲端連結:可透過雲端代理系統實現跨平台互動與資源協同。
RH 特別指出,這項技術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,從運動訓練、遊戲製作到醫療復健皆可導入。例如,系統可用於棒球選手的揮棒動作分析,或復健患者的姿勢偵測與訓練追蹤,實現虛實融合的智慧互動體驗。
以實際應用為例,講師 RH 進一步說明智能代理(Agentic AI)在運動訓練場域中的應用情境——當一名棒球選手進行揮棒訓練時,系統會自動分析其動作軌跡,辨識出動作中不穩定的環節,例如手臂過高或身體後傾等問題。接著,智能代理會依據偵測結果設定具體改進目標(如「將手臂揮過頭頂線的角度減少 5 度」),並從動作資料庫中自動匹配多種輔助訓練方案,包括慢動作視覺回放、鏡像模擬與揮棒軌跡預測等。
在後續訓練過程中,系統會根據攝影鏡頭捕捉到的動作偏差,自動調整提示強度與場景設定,形成一個可持續學習與即時回饋的閉環訓練模式。整體流程中,智能代理不僅與運動員互動,同時還與攝影鏡頭、數據分析模組及整體訓練生態系統協同運作。這樣的智能代理不再是被動的指令回應者,而是主動參與、協助決策與執行的智能夥伴,展現出人工智慧在專業訓練與人機協作領域的深層應用價值。

在現場實作環節中,講師 RH 邀請兩位同學上台進行 NeoCore 程式的即時測試體驗。現場配置了 六支攝影鏡頭,分別從不同角度同步捕捉學員的肢體動作,展現系統高效的多角度動作偵測能力。
RH 說明,NeoCore 的動作捕捉系統並不需要使用昂貴的專業設備,只要鏡頭具備高解析度與廣角視野,不論是你的身形、手指、蹲下、爬樓梯等不同的姿勢都能達到穩定且精準的追蹤效果。透過這樣的設置,即使在一般教室或展示空間中,也能快速建構具臨場感的多鏡頭動作捕捉環境,讓使用者即時看到自己的姿態被轉換為虛擬角色的同步動作,體驗科技與互動結合的樂趣。

Redpillgo+:從控制到創造的進化
在講解過程中,RH 也針對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說明:「既然已有 Redpillgo,為何還要推出 Redpillgo+?兩者究竟有何不同?」
他指出,Redpillgo+ 是 Redpillgo 的進階升級版本,其核心差異在於強化了「多人偵測(Multi-Person Detection)」與「場景互動(Scene Interaction)」兩大能力。這項升級並非單純的功能疊加,而是針對實際應用情境中的需求所延伸出的重大改良。
過去的 Redpillgo 系統,已能支援個人動作捕捉、臉部表情偵測及聲音辨識等多模態功能,適合用於單一使用者的互動體驗。然而,隨著應用場域逐漸擴展至更複雜的互動情境——例如舞台展演、教學活動、群體運動訓練或多人協作的虛擬實境環境——傳統單人偵測模式已不足以應對即時、多角度的同步追蹤需求。
為了回應這樣的挑戰,Redpillgo+ 導入了全新的「多人偵測模組」。只需兩顆以上鏡頭(實務上可部署至六支甚至八支),系統便能精準地從不同角度同步捕捉多位參與者的動作,並即時整合成同一虛擬場景下的動態畫面。RH 在現場也以六鏡頭系統進行示範,展示系統如何自動辨識多名演出者的動作與姿態,並於螢幕上即時呈現其虛擬角色的互動表現,效果逼真且流暢。
此外,Redpillgo+ 亦在場景互動功能上實現顯著突破。系統不僅能進行角色間的碰撞偵測與物理反饋,還支援多人協作動作的同步演算,能夠根據使用情境快速切換不同的虛擬場景,甚至輸出至 VR / AR 多人演出平台。這樣的整合性設計,使 Redpillgo+ 不僅是一套動作捕捉軟體,更成為支援展演製作、互動教學與沉浸式體驗的重要技術基礎。
RH 總結道,Redpillgo+ 的推出代表著從「單人動作捕捉」邁向「多角色互動智能系統」的重大進展,讓 AI 驅動的虛擬角色不僅能「被看見」,更能「共同表演」與「智慧回應」,開啟了人機共演的新篇章。
隔空取物,手勢之間的革命
在眾多展示技術之中,最吸引現場目光的莫過於 Red Pill HandTrack 所展現的「隔空取物(Air Grabbing Interaction)」功能。這項技術由 成境科技(Red Pill Technologies) 團隊自研開發,核心採用 高精度 AI 手勢辨識演算法,結合 3D 空間深度運算 與 即時骨架追蹤模型(Real-time Skeletal Tracking Model),能在無需穿戴任何感測器或控制器的情況下,即時捕捉使用者的手部動作與指尖姿態。
當使用者在空中做出「抓取」、「拖曳」或「旋轉」等自然手勢時,系統會即時解析手部關節的空間座標與動作矢量,並將其轉換為虛擬場景中的操作指令,使 3D 物件能被準確地選取、移動、縮放或旋轉。整個過程的延遲低於 50 毫秒,呈現出近乎真實的即時互動體驗。此項技術同時支援多鏡頭輸入與多使用者識別,使得「隔空互動」不再侷限於單人操作,而能擴展至多人協作或舞台演出等場域。
在教育應用層面,Red Pill HandTrack 的潛力同樣受到矚目。透過此技術,教師可在課堂中進行虛擬實物展示——例如在空中操控 3D 化學分子模型、歷史文物或建築構件,讓學生以立體視覺方式觀察細節;學生則能透過手勢操控模型、模擬操作實驗,體驗宛如「空中觸控介面」的互動學習情境。這項技術有效縮短了實體與虛擬之間的距離,並在 XR 教學、互動設計課程、虛擬展演、醫療復健模擬 等多元場域中展現高度實用性。
RH 講師指出,Red Pill HandTrack 的研發核心在於「以自然姿態取代人機介面」,讓使用者不再需要依賴滑鼠、手把或穿戴裝置即可直覺操作虛擬環境。這代表人機互動的下一個階段正逐漸成形——從「感測控制」邁向「感知理解」。未來,隨著 AI 模型持續精進與硬體效能提升,此技術將有望成為 XR 應用、智慧教室與數位展演的關鍵基礎架構,開啟虛實融合的新篇章。
虛擬角色的誕生工坊:VRoid
在本次展示活動中,講師介紹了由 日本 Pixiv 公司 所開發的 VRoid Studio——一款廣受創作者社群歡迎的 免費 3D 虛擬角色建模軟體。此平台以「讓每個人都能輕鬆創造屬於自己的虛擬分身」為設計理念,具備直覺化的操作介面與完整的角色客製功能,使用者無須具備 3D 建模背景,即可快速完成人物角色設計。

透過 VRoid Studio,使用者可自由設定角色的五官比例、髮型造型、服裝樣式與姿勢表情,並支援即時預覽與動畫表現。完成的角色可輸出為國際標準化的 VRM 格式,與多數虛擬平台、遊戲引擎(如 Unity、Unreal Engine)及 VTuber 直播系統相容。這使 VRoid 成為串接 Red Pill Redpillgo+ 動作捕捉系統、Warudo 虛擬場景平台、以及 XR 教學互動應用 的關鍵基礎。
現場應用示範
在活動現場,講師RH以實作示範的方式,展示如何從零開始完成一個 3D 虛擬人物的誕生過程。示範內容包含角色造型設定、髮型與服裝細部調整、臉部表情的即時微笑控制,以及角色姿態的輸出設定。整個過程不到二十分鐘,即可完成具備高擬真表情與可動姿勢的虛擬角色,充分展現 VRoid Studio 操作門檻低且應用彈性高的特點。
RH並指出,該軟體特別適合導入至中學與技職教育領域,作為資訊科或多媒體設計科的專題工具。學生可將此平台應用於「虛擬角色設計專題」、「元宇宙內容創作入門」或「數位角色品牌形象設計」等課程主題中,延伸學習內容從程式邏輯與資料處理,進一步跨足至 3D 藝術創作與虛擬表演應用,培養整合設計與技術的跨域能力。
Warudo:讓虛擬世界動起來
緊接著,講師介紹了與成境科技合作開發的 Warudo 虛擬場景與角色整合平台。Warudo 以高相容性為特色,能與 VRoid Studio 及 Redpillgo+ 動作捕捉系統 無縫銜接,形成完整的虛擬製作流程:
VRoid Studio 角色創作 → VRM 格式匯出 → Warudo 場景匯入與環境設定 → Redpillgo+ 多人動作捕捉與同步演出。
Warudo 平台支援高動態渲染(HDR Rendering)與多角度虛擬攝影系統(Virtual Camera System),讓使用者能在虛擬空間中自由選擇燈光、攝影機視角與場景切換。當搭配 Redpillgo+ 系統進行即時動作捕捉時,虛擬角色可根據現場使用者的動作與表情即時反應,呈現出劇場級的演出效果。


實際示範過程
在現場示範中,RH於 Warudo 平台中匯入以 VRoid Studio 製作完成的虛擬角色,並選擇一個虛擬舞台場景作為展示背景。接著,透過 Redpillgo+ 多人偵測模組 連結三支鏡頭,同步捕捉RH的動作與姿態。螢幕上的虛擬角色即隨之精準模擬講師的行為與表情,實現了「真人動作即時驅動虛擬角色」的完整演出流程。
這樣的技術整合,展示出虛擬製作流程的即時性與沉浸感,讓現場師生親眼見證從角色建模、場景構建、到多角色互動的完整鏈結。對於資訊處理科師生而言,這不僅是一次軟體應用示範,更是一條具體的「從資料處理走向虛擬實作與創意內容生產」的教育路徑。
講師RH最後指出,透過 VRoid 與 Warudo 的結合,未來學校可延伸開設「虛擬角色創作與應用課程」、「3D 動畫與虛擬演出專題」等模組,培養學生將技術與創意轉化為可商業化的內容製作能力,為進入元宇宙與 AI 內容創作時代奠定堅實基礎。
AI浪潮下的教育與社會新篇章
在生成式人工智慧與虛擬互動技術快速演進的時代,Redpillgo、Redpillgo+、VRoid、Warudo、智能代理(Agentic AI) 等新世代 AI 工具,正逐步改變教育現場的教學模式與學習體驗。這些軟體不僅是科技創新的象徵,更是教育轉型的重要推手,為高中職與大專校院開啟跨領域實作、創意思考與職能培育的新篇章,同時也在醫療復健、運動訓練與大眾娛樂領域展現無限潛能。
一、教育領域的深層變革
對高中職及大專院校而言,這些 AI 工具提供了超越傳統「程式撰寫」與「資料分析」的全新學習模式。透過動作捕捉、3D 角色創作與虛擬演出,學生不再只是學習技術,而是能以創意思維結合人工智慧,實際參與內容製作與互動體驗的創造過程。
以 Redpillgo+ 為例,學生可利用其多鏡頭動作捕捉技術,在課堂中完成群體演出、互動展示或沉浸式表演專案;VRoid Studio 則讓學生能自行設計虛擬角色,並結合 Warudo 虛擬場景平台進行場景建構與角色演出。當這些技術串聯起來時,學生得以完成一個完整的虛擬作品製作流程——從角色誕生、動作捕捉到多角色互動演出,形成一種跨足AI × 3D × 創意製作的全新學習體驗。
教育應用案例
例如,新北高工資料處理科可開設「元宇宙創作與動作偵測」選修課程,讓學生以 VRoid 製作角色模型、使用 Redpillgo+ 進行多人動作偵測,再搭配智能代理模組模擬角色互動邏輯,最終在校內舉辦虛擬網紅創作競賽。此課程不僅融合資訊、表演、設計三大領域,更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力、跨域合作力與未來職場即戰力。
同時,教師亦能藉由智能代理(Agentic AI)概念,引導學生理解人工智慧系統的「目標導向、自我調適、互動生態」等設計原理。這樣的課程不僅培養 AI 技術素養,更讓學生學會從系統架構角度思考問題,具備 AI 世代所需的設計思維與邏輯能力。
二、社會與醫療的實質應用
AI 動作捕捉與智能代理技術的價值,已超越教育領域,並逐步落實於社會與醫療場域中。
在醫療復健方面,Redpillgo 的動作偵測功能可協助患者於家中或復健中心進行訓練,只需兩支鏡頭,即可完成動作辨識、姿勢修正與即時回饋。系統能自動生成動作報告,協助復健師遠端追蹤進度。例如,中風患者可在家中進行「舉手、握力」訓練,Redpillgo 系統即能偵測偏差角度並提示矯正,大幅提升復健效率與安全性。
在運動訓練領域,棒球教練可運用 Redpillgo 捕捉球員揮棒姿勢,系統能即時量化動作角度與軌跡,進行科學化分析。教練可根據 AI 分析報告設計個別訓練方案,並透過視覺化回放功能協助球員修正動作,形成「數據導向的教學迴圈」。
在大眾娛樂與文化創意領域,VRoid、Warudo 與 Redpillgo+ 的整合更讓「虛擬人」不再是高門檻技術。一般創作者僅需電腦與鏡頭,即可完成虛擬角色創作、動作表演與即時直播。例如,創作者可使用 VRoid 設計個人化角色,邀請朋友透過 Redpillgo+ 進行群體演出,並在 Warudo 中製作虛擬節目或音樂會,將成果上傳至直播平台,成為新世代「AI 虛擬網紅」。這樣的技術平民化趨勢,使虛擬內容創作真正融入日常生活,推動社會邁向「全民創作」的新時代。
老師在做虛擬人物偵測示範
三、教育與產業的共榮未來
綜觀整體發展脈絡,這一整套 AI 軟體生態鏈(Redpillgo/Redpillgo+/VRoid/Warudo/智能代理),並非單純的「先進展示技術」,而是讓教育、醫療、運動與文化創意實際落地的數位實踐方案。
對教育者而言,這象徵著課程內容能真正與產業趨勢接軌,培養學生具備創新思維與實作能力;對社會而言,AI 的應用將促進健康照護、專業訓練與娛樂創作的多元融合,帶動新一波「智慧生活產業」浪潮。
最終,AI 不僅是學習的輔助工具,更是引導學生走向創造與自我實現的橋樑。它讓教育不再止於知識傳遞,而成為一場關於「人與智慧共學、科技與創意共榮」的深刻革命。
元宇宙虛擬網紅創作大賽─讓AI創意教育走進真實舞台的實作競技場
在 AI 與元宇宙浪潮的推動下,成境科技(Red Pill Technologies) 於本次展示活動中特別介紹「元宇宙虛擬網紅創作大賽」,這項比賽不僅是一場技術競賽,更是一個融合 AI 應用、跨域創作與教育實踐 的創新平台。比賽對象涵蓋高中職及大專院校學生、獨立創作者團隊、乃至企業 Hackathon 團隊,旨在以真實的產業製作流程,培養學生將課堂所學轉化為具創造力與市場價值的實作成果。

參賽者需整合多項 AI 技術完成一套完整的虛擬演出流程:
使用 VRoid Studio 捏造專屬 3D 虛擬角色,設計人物外觀與造型風格;
運用 Redpillgo+ 進行多人動作捕捉與表情偵測,完成即時群體演出;
透過 Warudo 平台 選擇虛擬場景、設計燈光與腳本,構建完整舞台情境;
最終將成品以影片或互動形式上傳至指定平台,參與人氣票選與專業評審評比。
評審項目涵蓋「角色創意與視覺設計」、「動作編排與同步演出表現」、「虛擬網紅直播互動模式」、「社群傳播力與創作影響力」等多重面向。整個競賽流程以真實的數位內容產業為藍本,讓學生在校園中即能體驗業界的製作節奏與分工協作模式。
這場比賽的核心價值,不僅在於展現 AI 與虛擬技術的應用能力,更在於其教育延伸性與跨域整合性。比賽鼓勵學生跨出傳統資訊科學習框架,將「程式設計」、「資料處理」、「影像製作」、「行銷企劃」等能力融會貫通,從技術操作者轉變為創意策劃者與內容製作者。
每組參賽團隊由 3~5 位成員組成,角色分工包括:
角色設計師(負責角色建模與造型設計)
動作捕捉操作者(負責 Redpillgo+ 系統設定與表演指導)
場景/演出製作人(負責 Warudo 場景配置與劇本安排)
社群與行銷經理(負責宣傳策略與觀眾互動)
這樣的組隊模式,使學生得以在真實的團隊協作中學習專案管理與溝通能力,進一步理解 AI 技術如何驅動創意產業鏈運作。
AI動捕新時代:新北高工走進成境科技的智慧之旅
在生成式 AI 與虛擬互動技術持續進化的浪潮下,新北高工資料處理科於靜宇國際有限公司的安排下,走入 成境科技(Red Pill Technologies) 的智慧展演空間,開啟了一場結合人工智慧、動作捕捉與虛擬創作的沉浸式學習體驗。
從 VRoid Studio 角色捏造、Redpillgo+ 多鏡頭動作偵測、HandTrack 隔空互動技術、智能代理(Agentic AI)演示,到以 Warudo 平台 實現的元宇宙虛擬演出與「虛擬網紅創作大賽」構想,每一個環節都讓師生深刻感受到:「AI 虛擬人物」不再只是未來想像,而是正在改變教育與產業現場的具體實踐。

這趟成境科技參訪之旅,不只是一次科技體驗,更是一場教育願景的具體展現。在鏡頭之間,學生看到的不只是自己的動作被捕捉,而是「人機共演的新學習形態」正在成形;在虛擬角色的背後,教師也重新思考:未來的資訊教育應如何整合 AI、設計、表演與創意,使學生成為能「運用科技講述故事、解決問題」的新世代專業人才。
未來,當新北高工資料處理科在課程中融入這些工具與概念,學生將不再只是被動的學習者,而是主動的創作者、思考者與實踐者。他們將學會如何讓程式語言轉化為創意語言,讓資料邏輯轉化為互動體驗,並在科技與人文的交會點上,開啟屬於自己的創作之路。
#AI動捕新時代:新北高工走進成境科技的智慧之旅
若有興趣更進一步了解,歡迎致電或是加入我們官方LINE聯繫靜宇國際公司🙌
👇加入我們的 LINE 官方帳號,掌握最新活動與教學資源 👇
👇LINE ID:@244abdrd 掃下方QR Code也可以喔!👇











留言